了解最新71886必赢网址动态及行业资讯
近年来在国家提出双碳任务下,环保治理压力逐步增大,实施清洁生产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举措,何谓清洁生产,即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设备,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利用等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标准:是所要执行的行业必须参考的依据。
清洁生产审核的范围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中规定:
第六条 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第七条 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本办法第八条规定以外的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二)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
(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
其中有毒有害原料或物质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危险废物。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第二类,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
第三类,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和类金属砷的物质。
第四类,《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质。
第五类,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
1.关于清洁生产的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技术规范》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
《重点行业审核程序的规定》及配套的行业标准、地方管理办法构成。
2.哪些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3.当前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行业
能源、冶金、焦化、建材、有色、化工、印染、造纸、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
4.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
5.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流程
6.第三方审核机构有哪些要求
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审核服务的中介机构应符合下述基本条件:
(五) 无触犯法律、造成严重后果的纪录;未处于因提供低质量或者虚假审核报告等被责令整顿期间。
7.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8.产排污信息收集流程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材料
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应将验收材料提交至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节能主管部门,主要包括: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技术审查意见》;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
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前、后企业自行监测或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监测机构提供的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监测报告。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谁来做
清洁生产审核以企业自行组织开展为主。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如果自行独立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应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物料平衡测试、能量和水平衡测试的基本检测分析器具、设备或手段。
拥有熟悉相关行业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和节能、节水、污染防治管理要求的技术人员。
不具备独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能力的企业,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咨询服务机构协助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协助企业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咨询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提供公平、公正和高效率服务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具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物料平衡测试、能量和水平衡测试的基本检测分析器具、设备或手段。
拥有熟悉相关行业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和节能、节水、污染防治管理要求的技术人员。
拥有掌握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并具有清洁生产审核咨询经验的技术人员。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其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企业基本情况;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技术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
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完成情况及环境、经济效益汇总;
清洁生产目标实现情况及所达到的清洁生产水平;
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机制建设及运行情况。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内容
核实清洁生产绩效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后,对是否实现清洁生产审核时设定的预期污染物减排目标和节能目标,是否落实有毒有害物质减量、减排指标进行评估;
查证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实际运行效果及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前后的环境、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确定清洁生产水平
已经发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评定企业在行业内的清洁生产水平;
未发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可以参照行业统计数据评定企业在行业内的清洁生产水平定位或根据企业近三年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对比说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改进情况。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不合格的情况
存在但不限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不合格:
企业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企业污染物排放未达标或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产品能耗超过规定限额的;
企业不符合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产业政策要求;
达不到相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水平(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或同行业基本水平的;
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开始至验收期间,发生节能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或未完成限期整改任务;
其他地方规定的相关否定内容。